我們與自己的距離——《hence,》雜誌最新一期「翻開,我的B面人生:」發刊!

總編輯 | 彭永翔、攝影 |Amber YJ Lai、圖片提供|彭永翔




「『人』(person)這個詞的第一個意義是一種面具(mask),這也許並不是歷史的偶然。相反的,它只是一種事實的認可:無論何時何地,一個人總是或多或少地意識到他(她)在扮演著一種角色1。」



那天於搖搖晃晃前往草嶺古道的火車旅程中,在高夫曼(Erving Goffman)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撞見了這段話,原來啊人生如戲不僅是對生命的感悟,與語言學也有著這樣的關聯,彷彿一切不是巧合,而是命定的本質。




為了融入家人、同儕、職場、社會中,我們總在人生台前嘗試盡力扮演各種讓社會認可的角色。然而在成長與生活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總是會有些深深淺淺的傷痕,有些能雲淡風輕的自我癒合,有些卻過於深刻只能暫時無視,讓生活繼續向前。而在IG、臉書、抖音、推特等社群平台深浸於日常的當代,「人生如戲」更加寫實。社群平台像是一座華麗盛大的世界舞台,許多的我們在每一次上傳圖片前精心選用或不選用濾鏡、斟酌文字與構圖,擅用各種道具與背景,如同演員,嘗試呈現著精彩、完美的個人品牌。

就像是90年代,唱片公司總將專輯主打歌放在錄音帶A面,那最美好最無可懈擊最接近市場靠近社會的A面。




雖然社群平台突破世界既有框架,讓人人都有發聲的機會,卻也帶來了巨大的社交壓力。隱性的社群比較與顯性的社群霸凌慢慢侵蝕著許多人的心。我們似乎也在社會化、經營社群的過程中,與自己越來越遙遠。

但人生從來不只有呈現於台前的A面。這次的封面專題MATTERS《翻開,我們的B面人生:》,希望與你一起卸下角色的設定,走入幕後,翻開我們的B面,讓潛藏於角色中的自己好好呼吸。與演員姚愛寗在靈性療癒的世界中發現生命的命題、和作家陳栢青在一年一次的金馬奇幻影展洛基恐怖秀扮裝那天做回自己、潛入平面設計師李君慈的電玩世界大聲說著自己超愛動漫電玩不再在意社會的眼光,搭上糯夫米糕主理人劉雨樵心愛的老車回老家找到忙碌生活中的放鬆片刻。




真正的認識自己其實是篩出連自己都不喜歡的醜陋樣貌,那才是真正的你。」作家陳栢青在接受編輯採訪時說的這段話,像是他經歷了所有社會中的善意與惡意後在心中慢慢結晶終於發光的珍貴寶石,如此真實脆弱卻又如此強大。

再過一個多月,2024年即將到來,希望在新的一年,我們都能多做些自己,更自由輕鬆的回到生活中,風景依然鮮綠。

(圖片提供|彭永翔)

註|1帕克,《種族與文化》。

填寫《hence,》雜誌讀者問券,就有機會獲得恆隆行zonezone概念店上生活好課優惠券!

在企劃未來內容的過程中,希望有機會可以聽見更多你的聲音,一起探索未來生活,探索未來《hence,》的可能性。歡迎點入連結https://survey.hengstyle.com/s/2Zlmr填寫問券,並於12/15前於線上回覆,就有機會獲得恆隆行概念店zonezone生活好課的優惠券,免費參加生活好課。

歡迎點入《hence,》雜誌讀者問券回填,期待大家的分享:https://survey.hengstyle.com/s/2Zlmr



#hence02

read more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