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人走進文化資產裡,展開的對話才有意義—專訪宜東文化執行長羅健毓
採訪|彭永翔、文字|郭慧、彭永翔、攝影|鄭弘敬、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對你而言,「永續」的意義是什麼?
從2014年推出《靚.北廠-臺北鐵道文化節》到近年負責《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的展區規劃統籌、策畫《菸.葉.廠 — 複薰的金黃記憶》展,「宜東文化」十年如一地以精準策展技藝,將歷史悠久的文化資產再現於你我眼前。對於宜東文化而言,永續的意義不只是環保而已,藉由常設展創造長期影響力,透過策展為文化資產注入新生,都是永續的一種可能。今年宜東文化也在策展之外開啟另一種永續實踐:響應恆隆行restyle2050發起的地球日「Mx. Earth」公仔設計徵件!趁著這次機會,我們邀請宜東文化執行長羅健毓,分享她對永續的想法,以及「Mx. Earth」公仔設計概念。
宜東文化執行長羅健毓。(攝影|鄭弘敬)
「其實永續策展是一件蠻困難的事。畢竟展覽製作免不了消耗環境資源,短短展期後,一切又得拆掉重來。」訪談開始不久,羅健毓便說起永續概念在策展界落地時,常見的水土不服。儘管策展人能透過減少木作、使用再生材質等方式朝永續目標靠攏,這樣的努力有用,卻也有限。
然而,正因為先天限制橫在眼前,羅健毓的思考便轉了個彎:如果從源頭減少資源耗費成效不彰,如何從末端增加影響力,讓展覽不再是「消耗品」,便是她努力的方向。從這番思考出發,「常設展」是她心頭浮現的答案。
相較於特展;常設展在籌備、呈現、影響力延續上具備更長的時間跨度,策展方法也與特展頗有殊異之處。舉例而言,特展多半聚焦明確主題,透過活潑吸睛的操作手法,快速引起注目;常設展則仰賴深入田野調查、內容爬梳,且往往需要領域專家加入討論,縝密梳理脈絡後,才能找到五年、十年內都不過時的核心議題。
(攝影|鄭弘敬)
觀眾走進來之後,對話才有意義
一路以來,宜東一直與文化資產議題有著深深緣分。從宜東團隊的第一個策展《不朽的追求-威廉‧莫里斯特展》、2014年的《靚.北廠-臺北鐵道文化節》至近期與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鐵博)合作的《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屏菸1936文化基地的《菸.葉.廠 — 複薰的金黃記憶》,策展能為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做些什麼,始終是他們不斷思考的議題。
走入宜東文化的辦公室中,牆上展示著歷年經手的展覽及活動主視覺,從早期的《不朽的追求-威廉‧莫里斯特展》、《靚.北廠-臺北鐵道文化節》,至近年備受歡迎的基隆《潮藝術》。(攝影|鄭弘敬)
舉辦臺北鐵道文化節的那年,正是臺北機廠命運妾身未明的一年,鄰近松菸、位於信義區精華區的臺北機廠,擁有極為巨大的開發利益,是多方利益角逐的戰場;然而,若能順利保存臺北機廠,這裡將會是全球唯一現地保存的鐵道博物館,是難得 一見的工業遺產再利用。因而在鐵道文化節舉辦記者會的那天,面對該要全區或是去脈絡的部份保留,當時臺北機廠外圍繞著許多希望能全區保存的文史團體[1]。「臺灣社會有時只看到媒體餵養的『局部』,卻覺得那是『全部』,而策展團隊面對文化資產時,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讓更多人走進場域。畢竟,當你實際走到現場,看過,理解,進而產出自己的觀感及論述,這樣的對話才有意義。」
[1]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115417
由宜東文化負責統籌展場規劃、目前在鐵博展出的《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沒有過度喧嘩的設計,而是以精準的陳列語言,呈現出員工澡堂的建築之美。(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因此,當時羅健毓除了說服主辦單位盡可能打開更多場域,也邀請當時抗議的文史團隊成員擔任導覽員。「其實這些抗議者都是最關心文資保存的知識份子,有一天我就走到門口,邀請他們當活動的導覽員,相較於在場外大舉標語,他們可以走入場內,在導覽中分享自己的訴求。沒想到他們答應了,我們的導覽也因此變得很有趣、內容也更豐富。」
當時若有機會走入臺北機廠,你會發現這裡除了擁有過往做為臺鐵修護站的歷史之外,還有自清朝遺留而下超過百年歷史的蒸氣鎚。「當大眾看到更多全貌時,他就越能理解並思考。例如雖然這裡是台北的精華區,但你要因為這個地點是在信義區,就把它賣掉嗎?但另一方面,這麼大的場域如果留下,我們要找誰營運管理?這些議題,都是必須真正進來看,才會有所感。所以我們當時都是竭盡辦法的去開」。
提煉空間精神性,把過往人的故事帶回當代
十年後,當時的臺北機廠在各方奔走努力下,終於決定全區保留[2],以國家鐵道博物館的願景駛向未來。宜東文化也再度有機會負責《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的展區規劃,這回比起做些什麼,羅健毓反而更看重「不多做」的智慧。「展覽場域是昔日臺北機廠員工澡堂,本身空間就非常迷人,當時我跟同事說,這個案子我們只要『不要多做』讓它變成四不像,就有80分了。」
於是,團隊從多年前臺鐵老員工訪談資料出發,挖掘澡堂存在的意義——過去臺北機廠最誘人的員工福利,就是將工廠剩餘蒸汽以管線拉到澡堂為澡池加熱,讓員工在一日疲累工作後得以用熱水洗淨滿身髒污。「當時主管還會讓員工先泡,因為員工泡澡時會聊天,主管出現不免破壞氣氛。這些故事我都覺得很好玩,也是我覺得這個空間中可以延續的精神面向。」
[2] 2015年臺北機廠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2019年8月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這座累積跨世代工業技術傳承的工廠,正以國家鐵道博物館形式重生。
中央展區保存浴池空間的主體風貌。澡堂於2000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大跨距半圓筒型薄殼屋頂為其特色,利用美國進口的報廢鐵軌組成連續拱形桁架,形制優美,為臺北機廠最早具有法定文化資產身分的建築;2015 年臺北機廠全區被指定為國定古蹟,在臺灣文資保存史上具劃時代意義。(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不用短期話題搏取目光,不以前衛科技贏得關注,面對文化資產的常設展覽,羅健毓的「手路」還是回到要談的核心議題是什麼,提取內容的精神性,並以現地創作藝術、沉浸式光影體驗等手法呈現空間的精神意義,讓民眾有感,把那個時代的生活情景轉化到當代,留下他們的精神。在《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她特意邀請纖維藝術家陳穎亭,結合鐵鏽物件與棉布、蠶絲纖維等,轉譯員工的生活痕跡,為中央浴池打造現地創作的藝術品,藉此為展覽賦予感性質地。「在此之後,國家鐵道博物館也決定每年邀請不同藝術家到澡堂創作。看到這次策展開啟新的想像,是我覺得很棒的事。」
《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去年開展時展出的藝術家陳穎亭之作品《轉生》。她選擇薄透的棉布、蠶絲纖維成為鐵鏽染的載體,以鐵鏽的元素象徵著當時職工們的日常,渺渺水霧飄散於澡堂中,以藝術喚回百年前的歷史記憶。(此作品展期為限定期間,目前常設展雖無此作,但仍保留著水霧的意象)(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而宜東在「屏菸1936文化基地」的策展《菸.葉.廠 — 複薰的金黃記憶》,則打破以插畫或單純展板文字呈現菸葉加工過程的敘事手法,而是讓空間本身說話,「畢竟許多加工程序無法完全重現,有些故障機具也難以修復,如果是用展板呈現,觀眾更是無感,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觀眾當一片葉子,用聲光設計帶來沉浸式體驗。」當人們走上除骨機內的步道,將化身為一片「菸葉」,以「菸葉視角」身歷其境,一場3 分 38 秒的「除骨作業光雕投影秀」,將12道菸葉與菸骨分離的除骨程序,以幻變的燈光與環繞的電子聲響,重新詮釋除骨作業中風、除、碎、震的4個主要意象,將失去的文化以輕巧的姿態,再度回到大眾的記憶中,創造出新的連結。
1936年興建完成的屏東菸葉廠(現為屏菸1936文化基地)有著美麗的山牆構造。(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展場中結合燈光設計與環境電子音樂打造沉浸式體驗,邀請大眾走入機具中,化身為一片菸葉,體驗菸葉與菸骨分離的除骨程序。(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透過更開闊的想像,為文化資產賦予新生
宜東文化以一檔檔展覽,為歷史空間的永續利用賦予新可能,更期待透過開闊的想像,為文化資產的永續經營注入勃勃生機。她也以德國「魯爾工業區」為例,藉由「IBA國際建築展」(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簡稱IBA),逐步帶動區域再造,不僅將這些文化資產轉型為博物館、還變身為游泳池、攀岩場,相當值得借鏡;另一方面,英國「國家彩票遺產基金」(National Lottery Heritage Fund)以彩券挹注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的作法也令人耳目一新。「相較之下,光是對於維護文化資產的資源來源,臺灣的想像就保守許多。」
也正因為既有想像較為保守,更需要大膽嘗試與突破。「以前我們談到古蹟的想像,似乎不做餐飲就會活不下去,走來走去都是這些路數,如果今天這個古蹟空間是要開放團隊經營,面對大眾,你本來就應該要去認識商業的價值,不一定要擁抱他,但要認識,我覺得這在0 km有做到很好的平衡。」由「格式設計展策」操刀的「0km 山物所」,將三棟百年日式木造町屋改造為全球唯一臺灣山系概念店,吸引更多民眾走進其中體驗臺灣自然與文化遺產,在羅健毓眼中是文化資產修復、再興的典範之一。
在快速運轉的時代中,那些經過時間淘洗依然有幸留存的文化資產,是歷史的現場,文化的眼睛。它從來不只是一座建築,更是我們不能遺忘的生活與精神,盛載著大時代下的人與故事,「藉由展覽,我們希望把那個時代人與人的精神帶回來!」羅健毓說。
會議室中的「宜東聖母」燈籠,其實是宜東團隊送給東姐(團隊夥伴對羅健毓的暱稱)的生日禮物。(攝影|鄭弘敬)
|開箱!宜東文化設計的超萌「Mx. Earth」公仔|
此次恆隆行restyle2050以地球為概念,在世界地球日發起「Mx. Earth」公仔設計徵件活動,邀請各品牌/團隊以「不完美(IMPERFECT[sic])」為題,重新設計「Mx. Earth」的模樣與人設,透過有別既往的方式,傳遞永續概念。
「Mx. Earth」是什麼呢?它其實是restyle2050於去年地球日提出的概念,想像如果地球是一個人,「他」會如何觀看人類、我們的生活、科技的演變與他的關係呢?當時並推出了《Mx. Earth的近代藏物間》特展,呈現他對於1970-2020年各時代的人類生活意識的觀點與藏物,並企圖向當代的人類溝通,如何透過「有意識消費」,來達到永續循環的未來。
今年422地球日,restyle2050則提問著,如果將「Mx. Earth」具象化變身為公仔,他在大家的眼中會變成什麼模樣呢?
宜東文化超阿莎力接下邀請,還一次設計兩款!美術設計佳穎特意以象徵地球的藍、綠為主色調,搭配暖黃色花朵圖騰,為「Mx. Earth」注入溫暖氣息與蓬勃生命力;「Mx. Earth」身上小點則象徵所有永續力量的點滴凝聚。宜東文化品牌經理Juno(邱嫄珺)分享:「宜東文化策畫的每一檔展覽,其實都是一種價值觀的呈現。但過去我們從未直面敘述永續這件事,像這次一同參與Mx. Earth(我都暱稱它是地球寶寶)的徵稿,是宜東文化第一次將永續當成主題,直接對接,傳遞我們的思考。」
這次restyle2050的「Mx. Earth」公仔設計徵件結果,也於恆隆行概念店zonezone展出,如果有空,歡迎大家來看看!
Mx. Earth圖鑑公開中!-->https://reurl.cc/va735y
負責此次Mx. Earth設計的佳穎(Haha)。(攝影|鄭弘敬)
由宜東文化所設計的Mx. Earth,超可愛!身上的小點既像是如小花般綻放,也象徵著點點滴滴的永續力量凝聚擴散。(攝影|鄭弘敬)
其實這次宜東文化的美術設計佳穎設計了兩款Mx. Earth,但因為每個團隊最終只能選擇一款設計(未來restyle2050有可能將這些設計實際做出公仔),所以只好先以圖左的小花版為主。但是右邊的遺珠也是好萌啊,看著看著,心情都明亮了!(圖片提供|宜東文化)